鹅湖书院位于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山北麓,现占地8000余平方米。南宋淳祐十年,宋理宗皇帝赐名为“文宗书院”。 明朝景泰四年,重修扩建,并正式定名为“鹅湖书院”。康熙五十六年,康熙皇帝手书“穷理居敬”匾额,并赐对联,以彰其阐扬理学之功。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发展战略研究基地。
清代遗存。门额前书“鹅湖书院”,后为“圣域贤关”, 皆为清朝道光年间铅山县令李淳所题。额上有单层门楼。门外原有通往古刹鹅湖峰顶慈济禅寺之古驿道,可直通永平镇及福建,为宋代福建崇安至京都临安的必经之路。
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)。门上悬“敦化育才”四字匾额,为康熙年间江西巡抚白潢所题。两侧楹联为“鹅从天外飞来,藏修游息,返本开新,人文化成弥宇宙。湖自地心涌现,吞吐涵容,承先启后,书院论道贯古今。”
明正德六年(1511)始立,由纯青石构成。牌坊建筑样式为四柱三间五楼式,由青石雕刻拼装砌就。北向额文为“斯文宗主”,南向额文为“继往开来”。石牌坊雕塑技法精湛,图案有琴、棋、书、画、葫芦、朱笔、香囊、寿字、蝙蝠、丹凤、朝阳、喜鸟、瑞草、龙门、雁塔等。石坊共有倒立状青石鲤鱼雕塑18尾。
池上建有单孔拱形石桥,又称状元桥,桥长10米,面宽2.5米。两边青石护栏各有望柱10根。柱间以青石板相接,石板面均刻有蝙蝠图案。民间传说有“昔日状元才过桥,今朝过桥即状元”之内涵。
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)。中堂版壁前为讲台;上为“朱子教条”,是朱熹定立的一整套学规,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;两侧壁书有“忠、孝、廉、节”四个大字,是按朱熹的书法拓印而成。
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)。门上方悬“穷理居敬”匾;左、右廊柱有联,文曰“章岩月朗中天镜,石井波分太极泉”。 匾、联为康熙皇帝亲笔书赐。楼后有青石砌半月池,又名洗笔池。池水引自大源坑泉水。
鹅湖书院文化展示厅近1000平方米,展示厅含文化铅山、鹅湖之会渊源及讨论的四大问题、书院变迁及书院文化、鹅湖山历史、辛弃疾与铅山、大事记等多部分,利用声、光、电等现代手段,让游客更直观了解鹅湖书院景区文化。
“鹅湖之会”是南宋淳熙二年(公元1175年)在江西铅山县鹅湖山鹅湖寺举行的。会议的组织者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吕祖谦,应邀出席的有朱熹、陆九渊和陆九龄兄弟等人。对促进书院以后实行教育“讲会”制度的形成和发展,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鹅湖之会历时三天,是一次“理学”与“心学”的激烈交锋。这是中国哲学史和教育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会,也是我国学术史上最早的学术论辩之一。
始建于清代,额上悬“道学之宗”匾。道学之名源于北宋时期,而道学改称理学则是在南宋时期。道学是宋代兴起的,以承接孔孟儒学“道统”为号召,糅合了禅宗和道家思想精华。
南宋初期,张栻、朱熹、吕祖谦、陆九渊等学者开始修复书院,并成为学派活动基地及讲学的场所,各学派在此互相讲会、问难、论辩。
淳熙十五年(1188年)冬天,爱国主义思想家、文学家陈亮仿朱、陆鹅湖之会故事,约朱熹、辛弃疾相会于铅山,商谈世事和学问。朱熹因故未到,辛、陈二人则同游鹅湖寺,共饮瓢泉水,偕游十日,长歌相答,极论世事,商讨抗金复国大计,并留有数首辛、陈的词,被后人传为佳话,称为“辛陈鹅湖之会”。
在“义圃”门旁,雕刻石砌,为焚烧字纸之炉。警戒后人“读书当因敬而惜字”。即使写了字的纸也不能随意丢弃,认为纸是圣人传下的,应当要爱惜,否则便会亵渎圣灵。
明景泰四年(1453)开凿。池成半月形。环池为青石护栏36根。柱间嵌青石望板,正面分别刻有万字、花卉、飞禽等图案,背面则为蝙蝠图案。池水引自大源坑泉水。
书院是实施藏书、教学与研究三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。书院制度萌芽于唐,完备与宋,废止于清,前后千余年的历史,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。 北宋时,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。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,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。宋书院教学采取自学、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,以自学为主。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、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,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。清康熙年间,鹅湖书院的生童保持在100人左右。
鹅湖峰顶禅院。早在唐朝大历年间,大义禅师来鹅湖山开山植锡,结庵峰顶。后来又在山下官道边建鹅湖寺,也叫仁寿寺。山上的寺庙则一度荒废,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养庵禅师在这里重建峰顶禅院。重建后的鹅湖峰顶禅院,香火鼎盛,常住和尚达到几百名。庙中还供奉着大义禅师用的铁锡杖,重达40多斤。新慈济禅寺从2000年开始动工兴建。
说一说
屏蔽所有说一说